(通讯员:单敏)为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5月24日,外国语学院分工会组织67名教职工走进闻名遐迩的千年瓷都,开启了一场充满文化韵味与欢乐氛围的醴陵之旅。清晨,员工们怀着满心期待,乘坐大巴从湘大东门出发。欢声笑语、歌声阵阵中,很快到达了第一站:耿传公祠。在这座青砖灰瓦的清代院落中,通过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含故事的展品,大家品读着“义塾兴学”“赈灾济民”的耿氏家族故事、了解了耿飚将军戎马倥偬、心怀家国的一生。
第二站参观最美书院——渌江书院。古朴的棂星门、枝繁叶茂的阳明樟、白墙黑瓦的校舍,厚重的文脉气息瞬间吸引了大家。沿石阶而上,王阳明游学时留下的碑刻字迹依然苍劲有力。转过碑廊,透过厢房的窗户,看那一桌一椅一灯台,感悟着左宗棠等文人名臣苦读的心境。行至最高处的绿江书院陈列馆,玻璃展柜里的《渌江书院志》手稿、历代科举试卷与学子课簿,将“崇文重教”的醴陵精神具象为可触摸的历史印记。
午餐后,先参观了《李立三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展厅。200余张历史照片、230多件珍贵文物与3处浮雕场景,生动勾勒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随后踏入“芋园”,入门右侧一株李立三亲手栽种的百年古柏,至今仍枝繁叶茂,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众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着李立三家族“耕读传家”的质朴家风、更仿佛置身于那段热血沸腾的革命岁月。

最后抵达醴陵陶瓷博物馆。从古朴典雅的古代瓷器,到精美绝伦的现代陶瓷艺术珍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醴陵陶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家不时驻足欣赏,用手机记录下这些精美的瞬间,对醴陵陶瓷精湛的技艺赞叹不已。
旅程中,还品尝了香辣可口的酱板鸭、鲜嫩爽滑的香干、劲道十足的醴陵米粉,充分领略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
此次醴陵之旅,既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更是一堂行走的 “思政课”。从耿传公祠“勤德传家”的治世智慧,到渌江书院“经世致用”的湖湘文脉;从李立三故居激荡的工运风云,到陶瓷博物馆跃动的千年窑火,职工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响中完成了一次深度的精神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