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湘潭大学中非研究院筹备、建立以来,我院积极推进与非洲高校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于本月24日下午特邀乌干达麦克雷雷大学欧洲与东方语言系主任,以诺·大卫·塞布永戈博士(Dr Enoch David Sebuyungo)来我院讲学,为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运用社会学和语言学方法论将法语行政文本翻译为英语”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唐慧丽副教授主持,我院教师与研究生参与。

Dr Sebuyungo首先结合自身在乌干达从事法语—英语行政文件翻译的丰富经验,系统介绍了行政文件的定义、主要类型以及翻译过程中常见的语言与文化挑战。他指出,行政文件不仅是语言载体,更是社会与法律身份的凭证,具有“Performative”,翻译者在处理此类文本时应充分考虑社会语境与文化制度的差异。

针对实际翻译案例,Dr Sebuyungo列举了多项典型误译现象,如将“单身证明”误译为“独身证明”,以及教育体系、法律术语、职称名称等在不同国家间存在的差异。他强调,仅依赖词汇对等或机器翻译难以传达文件的真实功能与法律效力,译者应采用社会语言学与语用学的综合方法,注重文化差异与语境意义。

在讲座结尾,Dr Sebuyungo提出了三条重要建议:一是翻译工作应加强与行政部门和文件使用者的合作,确保译文具备可理解性与法律效力;二是译者之间应建立协作机制,互相校订、共同建构意义;三是翻译教学应将行政文件纳入实践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敏感度与跨文化能力。

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师生们就行政文件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等话题积极交流:唐慧丽副教授点评了Dr Sebuyungo的讲座,对其引征的丰富案例表示赞赏;吴群涛博士就中非教育体制的差异与Dr Sebuyungo深入探讨,学生们向Dr Sebuyungo请教“如何在跨文化情境中平衡准确性与可理解性”等相关问题,Dr Sebuyungo一一给予详细解答。Dr Sebuyungo表示,欢迎我校师生赴麦克雷雷大学进行交流、深造。

此次讲座以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深刻的文化分析,启发了师生们对行政文件翻译社会功能的再思考。主讲人的跨文化视角与实践经验为今后的翻译研究与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启示。讲座不仅促进了学术交流,还增进了友谊,是我院与非洲高校之间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供稿人:唐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