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通讯员 梁建伟)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与实效性,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提升教师队伍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外国语学院在外语楼305会议室举办5·25心理健康月赋能行动之“心理危机干预识别与应对”教师专题培训会议。学院全体研究生导师、班主任参会,湘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陈蔓莉老师受邀主讲。
近年来心理咨询需求攀升,学生心理问题呈现隐蔽化、复合化趋势,情绪问题与精神障碍交织,需强化动态预警与精准干预。“心理健康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石,教师必须成为预警系统的‘神经末梢’,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才能助力学生以积极心态拥抱理想、勇担使命,”学院党委书记李锋在主持词中强调。

培训聚焦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科学策略,陈蔓莉老师结合案例系统解析心理危机干预要点:精准识别信号,关注隐匿性抑郁及高风险行为,有特殊情况及时联动心理咨询中心(湘潭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服务热线:58292314);动态评估应覆盖“现在、过去、未来”等风险节点,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医生、家长分工协作协同构建干预网络;应急原则如危险工具及时管控,高风险学生全程陪护等等。陈老师特别指出:“应对危机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教师需手握‘听诊器’、胸怀‘导航图’,成为学生心灵的‘守门人’。”


专业与情怀并重,培育阳光人才。借此会议李锋书记提出三项倡议:关注重点群体,聚焦学生需求,整合心理普查、学业表现、日常行为等多维数据,建立“一生一策”帮扶机制;强化责任意识,教师需牢牢把握“三有”人才培育使命,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外语专业教育融合;优化服务机制,推动家校协同心理支持,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危机学生的家庭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救火’,而是‘织网’。”参训教师表示,将把今日所学转化为日常管理的“风控雷达”,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以心育照亮青春航程,青年学子在跨文化碰撞中建构世界观,在专业攀登中锤炼本领,心理健康是其远航的帆、追梦的桨。外国语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织密心理健康守护网,助力学生成长为心怀“国之大者”、自信阳光的新时代外语人才,为讲好中国故事注入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