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通讯员 梁建伟 陈臣)金秋送爽,丹桂飘香。10月3日上午,一场以2001级日语专业返校校友为中心的温情座谈在外语楼304会议室举行。17位校友从各地归来,与党委书记李锋、副书记刘行,日语系教师代表朱宪文、曾艳老师及11名在读学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青春记忆、专业发展与母校情谊展开深情对话。

座谈会伊始,李锋书记首先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并介绍了学院近况。他表示,学院持续引进海归博士以优化师资,并积极探索外语学科发展新路径,同时也坦言在课题申报等方面面临挑战,希望与校友共谋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学院通过举办专业化节、邀请校友返校,并大力推行“外语+专业”辅修模式,覆盖多类热门领域,有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就业渠道。

随后,2001级日语专业校友们依次分享了毕业后的职业历程与人生感悟。他们的经历丰富多元:有校友在上海日企深耕二十年,强调“语言是工具,持续学习才是核心竞争力”;有校友从日企销售转型为全职妈妈后,又凭借对语文的热爱成为兼职教师,诠释了“不畏改变,在转变中寻找新赛道”;还有校友投身东南亚物流创业,年营业额达数千万,虽与日语关联度降低,却强调了“多学科学习与跨领域能力”的重要性;更有校友转型高校传媒专业教师,将日语优势与传媒研究结合,成功申请省级课题,展现了“语言+交叉学科”的广阔前景。
在互动交流环节,各年级在读学生代表围绕日语岗位语言要求、赴日工作签证、跨专业就业心态等困惑积极提问,校友们结合自身经验耐心解答,既明确N1是日语就业基础门槛并建议在校生尽早攻克,也针对“35岁危机”提出“先做好25岁能力积累”的建议,分享了通过中介对接岗位、先积累国内经验再赴日等实用路径,还以自身经历鼓励学弟学妹们保持开放心态,强调大学所学终将为未来铺垫,在实践中探索发展方向。

日语系专业教师代表朱宪文老师在发言中,既对校友们的成长与成就感到欣慰,也坦诚分享了当前日语专业面临的挑战,希望校友们能为专业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专业突破困境。同时,他特别叮嘱校友与在校生“健康是根本,家庭是港湾”,无论职场或学业如何拼搏,都要兼顾身心与家庭。

座谈会尾声,刘行副书记表示,母校永远是校友的精神家园,期待常联系,并在人才培养、就业推荐等方面加强合作。最后,全体与会人员在外语楼前合影留念,为这场跨越二十年的相聚定格下温馨瞬间。

本次座谈会为在校生与校友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校友们的经验为学弟学妹注入了成长动力,也为日语专业的未来发展开拓了新思路。学院未来将紧密依托校友资源,共同推动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